欢迎访问榆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今天: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陕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信息网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为了加快保护性耕作在我省的应用,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年-2015年)》,制定本规划。

一、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试验研究的“少耕法”、“留茬少耕或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旱地残茬覆盖耕作技术”、“旱地残茬覆盖深松耕技术”等,在农科界引起高度关注。特别是“留茬少耕或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受到中央和省级领导的重视,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示范播种机具。但因受技术、机具等因素制约,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2002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3100万元,在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塬区和关中灌区等四大区域38个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点,全省示范规模达到260万亩,拥有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各类保护性耕作机具2.5万台。

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1)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可节省作业工序1-3道,亩节约作业费15—55元,增产在5.5%—15%,亩节支增效实现增收60元以上。(2)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可明显提升地力,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经测算,连年应用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3)减少侵蚀,保护耕地。可减少耕地地表径流33%以上,减少农田扬尘48%以上,在我省长城沿线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田块可减少扬尘扬沙60%以上。(4)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秸秆覆盖或粉碎还田,减少了秸秆焚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每年农田土壤含碳量可增加20%,每公顷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0.61—1.27吨。多年来,我省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1100万亩,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为项目区农民节支增效实现增收6亿多元。

近年来,我省保护性耕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应用面积也只占到耕地面积的5%,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认识上还有待于提高,耕作观念有待转变。保护性耕作相对于传统的以犁翻、旋耕为主的精耕细作耕作方式,是一次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多数农民尚习惯于已有的生产方式,更多关注作物产量、短期经济效益和变革带来的风险,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有待提高,耕作观念有待转变。二是农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耕道路、机具库棚、机具管理、维修设施设备等基础条件不能满足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需要;三是基层农机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弱。我省基层推广机构的服务手段和装备水平偏低,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四是技术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农机农艺结合需进一步加强。一些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技术路线尚需熟化完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农艺、植保、田间管理等农业技术需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提高。五是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保护性耕作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良性推广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

二、陕西省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形势和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发展。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国家发改委《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改革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制定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年—2015年)。

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有关要求,2009年,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推广配方施肥和保护性耕作,提高耕地质量,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2003年,经省政府同意,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意见》。

中、省一系列政策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我省发展保护性耕作提供了强有力政策支持。

 

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我省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省份,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农业以旱作为主,干旱缺水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灌溉条件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机械作业工序多,效率低。传统的犁耕作业方式,土壤水蚀、风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产量低而不稳,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经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我省大部分县区都适宜保护性耕作,考虑到国家规划范围、投资规模有限,在35个县(区)实施,仅占到我省适宜应用县的一半,榆阳等23个县(区)具备保护性耕作应用基础,在组织实施好国家规划的同时,应该积极建设省级保护性耕作工程区。

一、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快保护性耕作应用的有效措施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次变革,彻底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耕作习惯,需要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认识度和接纳程度;需要大幅度提高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公共服务能力;需要建立一批高标准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引导群众改变传统耕作方式,自觉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我省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

(二)增强保护性耕作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体系,需要农机农艺等多技术的密切协作。农机和农艺技术公共服务是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保障,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改变农民传统生产观念、引导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力量。但是多年来,我省基层农机推广部门技术手段落后,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保护性耕作大面积推广的需要,保护性耕作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基层技术推广与服务能力建设。基于此,本规划在注重工程区建设的同时,把省级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和县级农机技术推广能力建设也放到了重要位置,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

(三)是加强保护性耕作科技支撑能力的客观要求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我省基本形成了适合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原区、关中灌区等四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配套机具。尽管如此,目前的技术水平仍不能满足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需要。一是由于我省南北狭长,各地气候、土壤、作物种类和耕作习惯差异较大,适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还需不断完善。二是保护性耕作是以先进农机具为核心的综合性技术,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农业、生物、机械等措施,优化品种布局、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农机农艺还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形成技术集成,以发挥保护性耕作最大效果。三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取消铧式犁翻耕,实施农作物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械深松,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生产力度,不断提高专用机具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为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从1999年开始,我省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十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支撑体系。主要表现:一是适合不同区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体系涵盖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原区和关中灌区等四个农业生态区,应用农作物包括春玉米、夏玉米、冬小麦和小杂粮等,应用耕作制度含冬小麦、春玉米一年一熟制;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冬小麦、豆类、春玉米两年三熟制等。二是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研制生产能力增强。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农业部和北方各省农机主管部门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机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已经成功开发了多型号、多系列的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我省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支撑,以农机企业为生产基地,以各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区为试验示范的专用装备研发、生产、应用体系业已形成,省内外成熟的专用机具为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保护性耕作社会氛围良好。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效果显著,在示范区的带动和引导下,示范区及周边农民群众已经对保护性耕作有一定的认识,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具备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各地也十分重视保护性耕作宣传工作,保护性耕作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四是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在长期的保护性耕作实践中,我省农机部门在认真执行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相关技术要点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的制定了适合我省农业生产特点的一系列保护性耕作管理规范,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科学确定我省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体系。规划以机械化措施为主,坚持农机农艺结合,以陕北和渭北旱原一年一熟区为重点,兼顾关中一年两熟区。坚持循序渐进,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步骤,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强化技术支撑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发展机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二、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农业生态区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状况,针对制约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技术模式和技术规范,配套成熟机具,形成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二)循序渐进、协调推进

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采用“核心工程区—推广工程区”的建设模式,根据生产条件和掌握技术情况,选择条件好的适宜区域重点突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民主动应用。

(三)多方合作、共同促进

保护性耕作是以先进农机具为核心的综合性农业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综合运用农机、栽培、土肥和植保等技术,集成创新为新的环保、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制度和模式。

(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工程建设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广泛吸收农民及社会各方多元化投入。注重培育农机大户,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农机服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依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农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化、社会化服务,通过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把政府行为转变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建设目标

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年—2015年)》将我省35个县纳入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建设3万亩,在规划期内计划完成105万亩保护性耕作建设任务。在确保建设好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示范区的基础上,择优建设24个省级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建设面积3万亩,在规划期内完成72万亩保护性耕作建设任务。全省共建设177万亩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工程区,辐射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300万亩,总应用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

项目建成后,保护性耕作工程区与传统耕作相比,达到以下目标:

(1)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亩平均增产5%以上;

(2)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蓄水量15%左右,提高水分利用率12%左右;

(3)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

(4)减少作业工序,降低生产成本,亩均降低生产费用15元以上;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流失60%左右,减少农田扬尘50%左右。

 

第四章  区域划分与技术模式

 

结合我省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种植制度、作物种类等区域特点,将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区划分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旱原区、关中灌区四大类型区。按照每个类型区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特点及保护性耕作技术需求,提出各类型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一、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

(一)区域特点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包括榆林市北部6个县(区),总耕地面积604万亩。区内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年降雨量450mm左右,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大豆和杂粮等。本区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受干旱、大风气候影响,土壤风蚀和荒漠化较为严重,生态脆弱。

(二)主要技术模式

1、高留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玉米收获留根茬——冬休闲——玉米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利用秸秆高留茬进行覆盖还田,有效控制冬春季大风对土壤的侵蚀并增加土壤有机质,采用免少耕播种避免或减少动土并保障播种时土壤墒情。技术要点为:前茬收获时留根茬30cm以上,休闲越冬,次年春播前喷施封闭式除草剂,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在前茬行间播种或带状旋耕施肥播种机少耕播种,生长期根据需要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灌溉。

2高留茬覆盖浅旋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玉米收获留根茬——冬休闲——浅旋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适用于播前使用农家肥地区。利用秸秆高留茬进行覆盖还田,有效控制冬春季大风对土壤的侵蚀并增加土壤有机质,采用浅施整地使农家肥和土壤混合并加速根茬腐化。其技术要点为:前茬收获时留根茬30cm以上,休闲越冬,次年春播前15天左右撒施农家肥,采用旋耕施浅旋整地,要求浅施深度小于10cm,然后进行少耕播种,生育期根据需要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灌溉。

二、黄土丘陵沟壑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域包括榆林市南部5县和延安市7个县(区)共12个县(区),总耕地面积486万亩。区内土层深厚,土壤贫瘠。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年降雨量500cm左右,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主要作物为玉米、杂粮等。本区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降雨量不足且季节集中,土壤流失和干旱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主要技术模式

1、秸秆粉碎覆盖免耕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浅旋(耙)镇压——冬休闲——玉米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通过秸秆全量粉碎覆盖,有效解决水土流失和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沙能力。其技术要点:前茬玉米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并均匀覆盖地表,冬前浅旋,使秸秆与土壤部分混合,浅旋深度不大于10cm,次年播种前喷撒封闭型除草剂,采用免少耕施肥播种机播种玉米,适时进行作物田间管理。

2、高留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玉米收获留根茬——冬休闲——玉米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适用于畜牧业发达地区,有效解决秸秆饲草与秸秆覆盖矛盾。利用秸秆高留茬覆盖,减少土壤的风蚀、水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其技术要点:前茬作物收获时留根茬30cm以上,冬季不做任何处理休闲越冬,次年播种前喷施封闭式除草剂,采用免少耕施肥播种机播种玉米,适时进行作物田间管理。

三、渭北旱原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域包括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等5 市16个县(区),总耕地面积900万亩。地形多为台塬,沟壑纵横,土质较好,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降水变率大。土壤以垆土、黄绵土为主。年降水量550—600cm,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等。本区域干旱、暴雨、大风等灾害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特别是冬春连旱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土壤水蚀、风蚀较为严重。

(二)主要技术模式

1、小麦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小麦机收留高茬——深松——休闲期除草——小麦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利用秸秆覆盖地表,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减少水土流失;通过休闲期深松,提高雨季土壤蓄水能力。其技术要点:小麦收获后留高茬20cm左右,雨季前适时深松,3年左右深松一次,休闲期化学、机械和人工辅助除草,采用免少耕播种机进行施肥播种,生长期适时进行作物田间管理。

2、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技术实施类同于黄土丘陵沟壑区。

四、关中灌区

(一)区域特点

本区域包括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铜川等地具备灌溉条件的25个县(区),总耕地面积1238万亩。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类型多样,年降水量450—700cm,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棉花等,是我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本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焚烧秸秆污染严重;化肥施用量大;灌溉用水多,机械作业环节多,生产成本高;用地强度大,地力维持困难。

(二)主要技术模式

1、小麦、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小麦收获高留茬——玉米免少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深松(选择性作业,二至三年一次)——小麦免少耕播种——田间管理。

该模式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和应用复式作业机具,实现简化作业环节、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培肥地力、节约用水,达到节本增效增收。其技术要点:采用配有秸秆粉碎装置的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并均匀抛撒秸秆,玉米免少耕施肥播种机播种玉米,化学机械除草灌溉等田间管理;秋季玉米收获后直接秸秆粉碎还田,利用收获与播种间隔及时深松,一般3年左右深松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或带状旋耕施肥播种,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灌溉等田间管理。

2、小麦玉米秸秆覆盖浅旋施肥播种技术模式

技术路线:小麦收获高留茬——玉米免少耕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深松(选择性作业,二至三年一次)——小麦浅旋施肥播种——田间管理。

适用于秸秆覆盖量大、地表平整度差地区。采用浅旋播种,提高了播种机通过性、可靠性和播种质量。以秸秆覆盖还田,复式作业机具达到减少作业环节,蓄水保墒,维护和增强地力,实现节本增效增收。其技术要点:基本与小麦玉米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技术模式相同,不同之处是小麦播种采用浅旋播种方式,要求浅旋深度小于10cm。

 

第五章 建设布局、内容和方案

 

一、建设布局

从生态环境、耕地规模、粮食面积、农机化现状、保护性耕作社会认知程度等因素考虑,提出项目县确定的原则:

——陕北长城风沙区重点考虑生态脆弱的县区,陕北丘陵沟壑区和渭北黄土高原区重点考虑土壤贫瘠的县区,关中平原区重点考虑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综合效益较低的县区。

——项目县粮食种植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万亩。

——项目县综合机械化水平原则上应达到40%以上(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县、区可适当调减)。

——开展过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有一定认识。当地政府重视,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有积极性。

根据以上原则,在四个类型区内选择59个县区(农场)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

分区布局:长城沿线风沙区6个、黄土丘陵沟壑区12个、渭北旱原区16个、关中灌区25个。(详见附表四: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县)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内容包括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和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两个方面。

(一)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

工程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1)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2)实施机耕道修缮、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3)建设机具停放场、配件库、维修车间、库棚等附属设施。(4)项目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共配置各类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8142台,示范样机472台,仪器设备2832台(件),修建机库棚、配件库、维修间等19.47万平方米,改扩建技术培训业务用房5900平方米,平整土地1593万方,修缮机耕道2212公里。

上述工程区建设内容中,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因各区所实施的技术模式及实施环境条件的不同,机具类别、品种、型号互不相同,统一参照国家规划配备机具及设备。其他建设内容按统一模式设计,待实施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按工程建设区的实际情况,予以区别和细化。

每个工程区配置25马力~10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38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教室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37.5千米,平整土地27万方。

二、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重点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省农机推广、鉴定机构及有关市级农机推广单位技术力量,建立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

主要职能:建立技术试验创新研究平台,整合技术力量,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发展研究服务;开展技术模式试验研究,完善和定型适合我省不同类型区域不同农艺和耕作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机具系统和综合技术体系;开展推广机制试验研究,探索适合我省各地实际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路子,研究保护性耕作有效载体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工程技术中心下设科研开发部、技术试验推广培训部、机具检测试验示范推广部。

科研开发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主建设,在整合发挥校内所有保护性耕作研究力量作用的基础上,支持开展必要的实验室改扩建,配套野外观测、室内试验、信息处理等科研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发、技术模式研究、农机农艺措施优化、实施效果长期监测等任务。

技术试验推广培训部以陕西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及有关市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为主建设,配置图文音像教材编制、信息服务、田间试验等设备,开展推广机制研究,保护性耕作应用理论创新,田间对比试验,承担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培训宣传、信息服务、推广机制研究、标准制定、合作交流等任务。在4个类型区分别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站和技术应用效果监测点。

机具检测试验示范推广部以陕西省农业机械鉴定站为主建设,改造试验室,配置机具性能试验、田间测试、制造质量检验等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性能试验、质量检测、机具选型等任务。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后,总体上由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统一协调运行,各部门按照各自任务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协作配合,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和普及应用提供指导。

(一)土建工程

改扩建实验室500平方米。其中:科研开发部改扩建实验室300平方米;机具试验检测部改造试验室200平方米。

(二 )仪器设备

配置各类仪器设备共62台件。其中:

科研开发部:配置仪器设备30台件。包括:机具开发与试验设备5台;水蚀风蚀仪器2台;土壤水分、水势、导水率等仪器设备9台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设备3台;其它仪器设备11台件。

培训推广部:配置仪器设备17台件。包括:编辑排版、速印等培训教材编印系统4台件;数字视频采编系统及数字化电影播放系统5台件;网络服务器、数据收集及影像处理等信息网络平台设备8台件。

机具试验检测部:配置仪器设备15台件。包括:功率、油耗、牵引力等动力机械测试仪器6台;零部件可靠性、检测等仪器3台;地表平整度、土壤蓬松度、播种性能综合试验台等田间测试仪器设备6台。

 

第六章 投资估算及进度安排

 

规划估算总投资32952.9万元,其中利用中央资金12406.8万元,省级资金11558.37万元,地方资金3677.7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310万元。各级基本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县级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其中:专用机具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60%补助,其余由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化专业服务组织自筹。

 

第七章 效益分析

 

规划实施后,将建成高标准的保护性耕作工程区150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预计到2015年,通过项目建设和辐射带动,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约300万亩,使我省保护性耕作应用规划达到600万亩左右,占我省适宜保护性耕作总耕地面积的30%。

一、社会效益

通过规划的实施,可使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观念逐步得到转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主动采用保护性耕作的步伐加大加快。同时可以增强农民科学种田意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规划的实施,也将提高农机装备质量,优化装备结构,推进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农机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农村劳动能力季节性不足的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可提高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实施,也能够促进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和中介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生态效益

规划实施后,可以有效减轻工程区及周边地区风蚀强度,平均减少农田扬尘48%左右,长城沿线风沙区可减少扬尘扬沙60%左右,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规划实施后,也可以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减轻水土流失程度,平均减少耕地地表径流33%以上,从而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的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规划实施后,还可以减少秸秆燃烧,减缓温室效应,平均每公顷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0.61——1.27吨,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三、经济效益

规划实施后,与传统耕作相比,每个生产周期平均可减少田间作业工序1—3道,节约机械作业费用25元/亩,增产粮食5.5%,亩均节支增收60元以上。由此可以推算,150万亩工程区每年可节约机械作业成本3750万元,增产粮食3000多万公斤,实现节本增效增收9000万元以上。

 

第八章 环境技术风险评价及规避措施

 

保护性耕作技术虽然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毕竟还是一项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耕作技术。因此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实施中,需要加强技术与农业生产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推行保护性耕作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以及我省近年来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的经验模式,逐步加以完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一、病虫草害问题及其规避措施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实施少耕、免耕,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这些措施有可能导致杂草滋生和某些病虫害加重。国内外实践表明,实行保护性耕作病虫害的发生与传统耕作相比并不突出。从我省多年的实践来看,渭北旱原区和、陕北丘陵沟壑区在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前几年草害相对比较明显。因此,对实行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的控制是主要矛盾。我省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时,十分重视病虫草害的防治。一些项目实施单位针对当地杂草种类和发生特点,通过开展试验研究,总结出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以及倒茬、复种进行除草等效果很好的除草方法和实践经验,可以使田间杂草得到有效控制。

化学除草是一种除草效率高、效果好的除草方法,是保护性耕作进行杂草控制的有效措施,但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专用除草剂,同时还研制出多种型号的深松、浅松除草机。我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制深松灭茬机、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播种机,西安旋播机厂生产的条带作业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这些机具都可以结合深松、播种作业灭除杂草。

二、土壤耕层紧实和板结问题及解决措施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应用的实践证明,长期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改善耕层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我国有些地方,在降水量大、土壤含水率经常保持很高的地区和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区应用保护性耕作易发生土壤耕层紧实和板结现象。从我省多年来的试验示范看,由于保护性耕作采用免少耕与秸秆残茬还田覆盖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尚未出现土壤耕层紧实和土壤板结问题。相反,采用机械深松还可打破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机械耕翻形成的坚硬的犁底层,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蓄纳雨水的能力。为了避免出现土壤耕层紧实和土壤板结问题,一是在工程实施区域选择上要严格把关,以确保项目区的技术适宜性。二是为了蓄住土地休闲期天然降水,解决旋耕、播种、秸秆还田等作业过程中因碾压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应大力推行机械深松技术,开展深松作业补贴,提倡以深松代替传统翻耕作业。

三、技术模式适应性问题及优化措施

本规划中推荐了我省4个不同区域普遍适用的技术模式,这些技术模式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形成的,实践证明这些模式能够适应各区域的生产要求。但是从近年来示范应用情况看,在大面积推广时,个别地方可能会因为模式不适应或实施中农民掌握熟练、专用机具适应性不强、可靠性不够、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影响实施效果。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效果监测。规划中的模式是推荐模式,而不是强制模式,各地可以在保护性耕作原则下,结合推荐模式,因地制宜的创新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模式。同时,拟建的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中心将组织技术力量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形成的新模式,集成推荐给所在区域的农民。二是加强示范引导。针对目前我省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状况,在保护性耕作发展的初始阶段,省、市、县各级农机推广机构要加强示范推动,培训和引导农民正确应用这一先进技术。三是进一步强化农机和农艺的结合。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农艺的基础地位,加强种植制度、秸秆管理、播种质量、杂草防除、病虫防治、水肥利用、机具选择和操作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把握,切实保障保护性耕作技术集成配套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加强机具的研发改进。重点提高专用农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和播种质量,改进和完善免耕施肥技术等。五是加强宣传和培训。使农民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和规范,使农机手熟练掌握各种专用机具操作规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第九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领导和组织实施机构。省、市、县都要以政府牵头成立由发改委、农机、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实施办公室,综合协调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做到项目管理、实施、监督的分工负责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落实好、管理好项目资金,解决好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严格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项目县农机推广部门要在同级农机管理局与发改委的指导下,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项目的基础调研、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申报立项和衔接准备等前期工作。工程建设期内,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复后的初步设计和基本建设相关管理规定,执行项目合同管理制等制度。承担单位要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招投标工作,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项目建成后,要积极推进项目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项目资产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从运作机制上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依靠农民实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确保项目投入购置的各类新型保护性耕作专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作用,项目建设要充分依托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建设和示范任务,直接向农民提供保护性耕作作业服务。要加强购置机具、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三、依托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建立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我省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主要力量,是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化、标准化实施的可靠保障,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社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各项目县农机主管部门要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保护性耕作经纪人队伍的稳定发展、农民认识程度的提高、政府督导等方面入手,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作用、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技术推广部门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努力构建保护性耕作的长效机制。要制订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开展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与示范,推进技术熟化和本地化。鼓励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租赁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作业服务,加快构建保护性耕作市场化运行机制,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多种措施,逐步建立起以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农机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组织为支撑,政府支持为保障的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突出农机农艺相结合,创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确立、完善、创新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规范的根本途径。保护性耕作是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模式,应用涉及到作物栽培、秸秆管理、播种质量、杂草防除、病虫防治、水肥利用、机具选择和操作等多项技术,需要统筹安排作物种植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及配套机具系统。考虑到各地自然条件、作物品种、栽培模式、耕作制度的多样性,以及国家在支农项目和资金的扩大趋势,各项目县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其它相关项目和资金,联合多种技术服务力量,加强农艺农机结合和隔合。要在项目建设和实践的基础上,组织农机和农艺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进行联合攻关,发挥作物栽培、植保、土肥等专家的作用,总结研究成果,制定技术标准,加大对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区域内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创新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五、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发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近期要加快推进以机械化为主体的保护性耕作,要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为目标,加强技术、组织管理的信息交流与服务,使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技术模式的生产应用相互借鉴,不断深入。要重视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技术模式试验领域,创新工作实践。要充分发挥陕西省工程技术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机推广、鉴定机构以及有关市、县农机推广机构的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推等部门协作,加强重点机具研发、试验选型和质量监督,不断创新和完善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制定保护性耕作主导技术模式和技术操作规程。组建保护性耕作专家组,加强技术指导和论证,确保工程建设应用技术的先进性,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水平。鼓励、引导和支持省内农机制造企业,进行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设备创新、技术升级、中间试验等,为工程建设提供性能好、质量高、可靠性好的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

六、加强培训宣传,努力创造推动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社会氛围

加强培训宣传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是工程规划实施的基本保障。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各层面的培训工作,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在培训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操作规程的技术骨干和机手,为农民提供标准化作业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